ATP巡回赛,ATP直播,ATP积分排名,ATP大师赛,2025网球赛程/聚焦ATP巡回赛2025全年度赛程、实时直播、积分排名、热门球员动态及预测分析。全面覆盖ATP1000、500、250赛事,是中文网球迷的不二之选。译者前言:WTA年终总决赛昨日在新加坡落幕。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以2:0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人科贝尔,首次赢得年终总决赛锦标(如头图)。赛前,国外体育商业网站SportsPro发表了一篇文章,展望WTA未来运营的新发展。体育大生意翻译了这篇文章,与读者一起分享海外同行的对网球产业的理解。文章内容纯属原作者意见,不代表体育大生意立场,小标题为译者所加。
掌门人锐意改革,世界排名前列的高手迎来更新换代,职业女子网球协会(WTA)即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世界的顶尖女子网球选手已云集新加坡,为WTA本赛季的年终总决赛做准备。再一次,那些未能出现在现场的球手,在赛前吸引到的关注并不亚于一众参赛者。
周一(译者注:原文发表时间为10月22日,所以小威宣布退赛时间实际上是上上周一。后文有关时间点的内容全部按原文处理,不再额外备注),小威廉姆斯宣布因伤退赛。这是她连续第二年缺席总决赛,WTA为此深受打击:虽然年届35岁,但小威仍然是女子网坛的顶尖人物。她现在对比赛的选择越来越谨慎,今年才打了8场比赛。与此同时,莎拉波娃仍在服用禁药的禁赛期,在大赛前只能成为旁观客。其他缺席的老牌名将还有科维托娃、阿扎伦卡、沃兹尼亚奇和大威等等。
这些风云一时的球手无缘参赛,令总奖金700万美元的年终总决赛的阵容变得有点出人意料。新科世界第一科贝尔、卫冕冠军拉德万斯卡领衔出战,其他六位参赛者包括哈勒普、普利斯科娃、穆古拉扎、齐布尔科娃、凯斯和库兹涅佐娃。无疑,这些球手今年表现出众,凭借货真价实的战绩进入到年终之战。但话说回来,赛季前又有多少人预料到是她们脱颖而出?
“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的球坛,你就会发现,在今年和2015年的WTA巡回赛上,一群年轻而有实力的球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力求打破小威这大概五年来的垄断。”WTA官方媒体《WTA Insider》的高级写手考特尼阮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习惯了威廉姆斯姐妹、莎娃等两三名球手位居网坛之巅。我们更惯用她们的名字而不是姓氏来称呼她们,这能说明一定的事实。”
这三位头牌合计赢得过34座大满贯锦标,小威独得其中的22座。相比之下,今年总决赛的八位球手加起来只拿过五次大赛后冠。其中三场胜利来自今年:德国的科贝尔赢得澳网和美网,取代小威成为年终世界排名第一;而西班牙的穆古拉扎继2015年温网打进决赛后,今年终于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尝得大满贯夺冠滋味。
在女子网坛的上游竞争中,新老交替正在进行,因此新星开始崭露头角。这让本周的总决赛有了两层意义:其一,这是WTA当前最出色的选手竞逐的舞台;其二,这暗示了巡回赛将迎来新的未来,小威再出色,也将逐渐淡出大场面的争夺。
“我们现在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年轻球手们正在赢得主动关注,而不是需要我们去强行让别人关注她们,以免她们被大家遗忘。”阮说,“如今,她们的成绩越来越好,底气越来越充足,在世界排名榜上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主流媒体总是倾向于关注业已成名的大牌,WTA则长期尝试令年轻球员得到更多的曝光。例如,WTA通过“新秀”计划(Rising Stars),建立了一个平台,用以介绍一批正在冒起的23岁以下选手的故事和佳绩。2014年时,该计划推出了“新秀邀请赛”。赛事与年终总决赛同期举行,在八名大牌争夺年终荣誉时,四名由球迷投票选出的希望之星也通过这项表演赛来吸引球迷注目。另外,WTA还推出了一场独立的“明日之星赛”,由亚太地区的16岁以下及14岁以下的佼佼者参与。
这一系列聚焦年轻选手的政策,由WTA前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黛西阿拉斯特在其掌门人任期内推行。阿拉斯特在去年10月卸任,继任者史蒂夫西蒙把年轻路线维持下来。一年前西蒙上任时曾承诺,要对现有的WTA架构进行自上而下的考察。过去这一年,西蒙已经在密锣紧鼓地筹划如何对巡回赛赛事的体系和时间表进行“大整理”,以便更适应这个在电视转播和数字传播方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
从2017年起,WTA新创立的媒体制作公司“WTA传媒”,将每年制作至少2000场赛事转播产品,以供应给电视台。这超越了过去WTA每年的赛事制作数量。WTA传媒由WTA与英国Perform集团合资成立,其基本目标在于增加巡回赛在全球媒体的曝光度,更长远的愿景则是让WTA介入以内容为主导的多渠道数字业务。
“我并不主张为变而变,成功的业务必须通过进化而产生。”去年西蒙接受SportPro采访时说,这是他成为WTA一把手后接受的首个专访。“如果你想具备竞争力,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你就必须快速反应,进化你的业务。”
向着这一目标进发,西蒙规划了更多的改革。具体的改革细节将在未来几周公布,但据说西蒙打算效仿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制定一个更清晰、更有条理的巡回赛赛制。目前ATP的“大师赛”体系将整个赛季的重点赛场贯穿到一起,全年共有九场高层级的大师系列赛赛事。而WTA目前的高层级赛事——皇冠明珠赛——则只有四个分站(译者注:包括月初落幕的中国网球公开赛)。
“我想进行整理,并更清晰地表达我们是什么样的赛事,”西蒙上个月说,“我相信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他们正在看的是什么规格的赛事?赛事水平如何?在巡回赛中占什么地位?我认为这些赛事需要更好地梳理,以表达其赛事性质。另外,我还在考虑增加顶级赛事的场次。我觉得目前巡回赛中顶级赛事的数量并不足够。”
根据外界报道,西蒙还在考虑缩短比赛长度,涉及的举措可能包括更改巡回赛的现行计分方式和比赛赛制。这一计划一方面迎合现代人的观赛习惯,他们对某一领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短。另外,WTA也希望帮助球员。随着巡回赛赛程越来越国际化,分站越来越多,大量球员表现出应对的压力。近年来,球员受伤或退役的比例在增大,赛季末时尤其严重。巡回赛中最大牌的选手连续两年因伤高挂免战牌,无疑是最负面的例子之一。WTA和赛事推广方对这种现象忧心忡忡。
今年和去年,小威连续缺席巡回赛季末的亚洲赛事以及年终总决赛。这点明了一点:球员是WTA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球员,就没有戏剧性的对决和精彩的碰撞。大牌明星的地位尤其重要。如果明星缺席,赛事推广方的招徕粉丝的能力将大大削弱。威廉姆斯姐妹、莎拉波娃在世界各地都充满号召力,其他名气较弱的球手则不太容易吸引球迷入场。
“很自然,大家都喜欢那些大牌明星。难道会有比赛把那些能轻松登上《体育画报》或者《名利场》封面的人物拒之门外吗?你梦寐以求他们来参加你的比赛。”阮评论道,“但网球——尤其是女子运动——要健康发展,需要有扎实的竞技水平。因为——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单纯——网球终归是一项由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组合起来的运动,一项需要决出胜负的运动,一项会产生冠军的运动。网球最根本的内容就在那四条界线之内。所以你希望看到两位最强的选手互相对垒。你希望看到势均力敌的对阵。你希望这是一场高水平的网球赛事。”
在网球坛中,如果有一位独占鳌头的超级巨星,或者几位当代高手互相展开扣人心弦的宿敌对抗,粉丝肯定趋之若鹜。男子ATP巡回赛的发展状况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假如球员统治力太强,令赛事丧失了悬念,那么这项运动的发展就要遇到一些阻滞了。
WTA某程度上切身体会到这一点。小威的实力是如此强横,夸张地说,她几乎在赛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名字刻到奖杯上了。阮觉得,这种无人能撼动的统治力,其危害性与巨星缺阵赛事其实不分上下。
“我觉得,要做好网球的生意,其秘诀在于推出稳定可靠的产品。你可以对广告商、赞助商、合作伙伴们说。‘你们能获得这个,我们会把这份价值传递出来。’”阮解释她对网球产业的理解。“要完成这个目标,你需要一群稳健的球员,一群能长期居于世界前十的优秀球手。球迷会逐渐认识她们,赛事也相继大力宣传她们。之后你要让这些顶级球员互相产生联系,这能帮助赛事门票销售,令赛场上有更多有意思的故事可说。前十球员的变化最好不要太频繁。因为这会导致不少观众跟不上赛场变化的节奏。”
在巨星实力与赛事缤纷的平衡度方面,合适拿捏很有必要。巨星不会一夜诞生,伟大的冠军也不会从天而降。在任何运动项目中,要建立运动员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都需要一定时日。按性质来说,WTA是一个服务于每一位注册职业球手的组织。在制造声势的过程中,WTA要注意不要过量吹捧那些还没证明自己的后起之秀,因为她们也有可能遭遇仲永之伤。
“你要争取胜利,然后才有关注。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阮说,“网球算是一项残酷的运动,这里有某程度上的‘弱肉强食’。当你声名在外,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危害就变大了。我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2016年,我看到年轻球手们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表现来赢得关注。这种情况要合适得多。”
对于WTA来说,本周的年终总决赛堪称庆典——庆祝一个新人辈出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在巡回赛看来,静静等待这一批新人各显神通已经足够。